close
出社會後每天令人煩惱的事就是中餐,尤其是工作一陣子,附近的小吃攤、餐廳都已經吃遍的時後,有時總會想早餐好像吃多了點,乾脆中餐就別吃好了,又或者是不知道該吃甚麼傷透腦筋,光是為了吃這件事成為一大問題,仔細想想小時候似乎沒這煩惱。
小學時期,中餐大家都往福利社解決,或是到學校後門領取外送,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室後面的蒸飯箱,每當第一堂課開始前同學先將自己的便當放入箱內,持續加熱到中午,香噴噴的飯菜便可享用,當蒸飯箱打開時總會有一股另人難以言喻的氣味飄出,辦隨而來的是白茫茫的蒸氣,當時都是由當天的值日生擔任取飯工作,打開飯盒後母親熟悉的菜飯香便飄升而出,頓時間整個教室充滿著家人為子女做的便當味,在當時根本不會有不知道該吃啥的煩惱,大多都是母親已準備好,均衡的蔬果、豐富的肉類。
平常下班了,脫去一身的疲憊,準備享用母親的手路菜,其中我最喜歡的大概就是瓜仔肉,以豬肉、蔭瓜、蔥混合而成,在加入調味料蒸煮過便可食用,直到現在百吃不厭。
從小到大母親對我們的照顧無微不至,為了我們身體營養,總是在菜色上下盡苦心,今日煮完便開始煩惱明天該煮甚麼,正因為如此目前我們都還頭好壯壯的成長著,但菜錢開銷相當大,每次跟母親說量可以少一點,品項可挑選一下,但老話一句,在外總是吃便當,為了你的健康我還是多煮一些,直到現在我能從菜餚當中感受到母親對我們滿滿的愛,是做父母的能給予子女的一種方法,而我們也因此茁壯著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