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是一個活動月,通常在這樣的月份是相當忙碌的,如果你有去過百貨公司的周年慶,大概可以想像到底有多忙,但無論我手頭上的事情有多繁重,圓框主管總會當個沒事人,將他應該要負責的工作指派我處理。
12:00,這個名單給你課程結束後連絡上面的人,請他們擔任下個月的講師,此時我還正忙著樓上課程的布置,只能說無論你的事有多少,再加一件,對上頭來講理所當然,下午課程結束,此時開始連絡名單,但名單上的人似乎有志一同的拒絕我,是不是大家都講好~~不是說最近剛搬家要處理房子、又是說我不行,但當你問她哪裡不行,也只會向鬼打牆一樣”不行”,當然也有果斷拒絕,好像你再跟她多講一句話,她就會破口大罵。
一整個下午,最終以失敗收場,透過連絡讓我學到的是,「拒絕本身並不可怕」,而是在於一開始播電話的當下,你一定有看過高空彈跳,跳下去並不可怕,最可怕的是你望下下方,心中的恐懼不斷告訴你”很可怕”,確實是一個需要相當勇氣才能完成的事情,但我們總會無限放大懼怕,心中總有千迴百轉的小劇場,如:對方會不會掛我的電話、等會對方會不會生氣、我可能會被嘲笑、我的聲音是否很奇怪、要邀約對方好難,不想還好,一想越來越多使你裹足不前的思想便會佔滿頭腦,每當陷入如此窘境迫使我動手的還是想到上頭,因為我今天不去做這件事,後續的發展肯定是被上頭痛罵,那種場面堪比火山爆發還恐怖,仔細想想這連絡好像也就不痛不癢了,我最近記得很清楚的一句話,”當你不尷尬,那尷尬的就是對方”,心中反覆想著這個念頭,自然就不會有可以阻擋你的,雖然整個連絡是失敗的,但我也因此快速完成此項任務。
又讓我想起,平常走在路上,總會碰到發傳單的,但大多人反射動作都是從拒絕開始,當立場對調,也會覺得發傳單的人心態很穩,雖然像是重複性的動作,但熟悉被拒絕的感覺後,其實拒絕也沒你想的可怕。
人總是想太多,卻實做的太少,往往先死於自己的妄想中,還沒起跑,就先投降,當你有所行動時,等待我們也許不是成功,但會因此學到無可取代的經驗。